中传中国画博士班多幅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青年美展
近日,第八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复评结果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正式遴选产生。在全国海选中,历经初评、复评与终评严格评审,最终116件中国画作品和30件插画作品入选。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博士班9名博士生作品成功入选。
近日,第八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复评结果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正式遴选产生。在全国海选中,历经初评、复评与终评严格评审,最终116件中国画作品和30件插画作品入选。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博士班9名博士生作品成功入选。
10月30日,解放日报第82届文化讲坛上,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同时也是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系列展的扛鼎之作,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将揭晓包括刘海粟艺术奖、上观艺术奖、明园艺术奖、新长宁艺术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胡永凯,1945年生于北京,后移居香港。曾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亚洲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香港新美术学会会长。2003年在北京设工作室。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挖掘和培育奉贤区青少年民族器乐艺术人才,在第九届东方美谷艺术节期间,重磅推出“奉艺民星”2025年奉贤区青少年民族器乐大赛。以民乐为纽带,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艺术风采,推动文体商旅展农融合,为城市经济发展聚气赋能。
9月4日-10月12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在山东美术馆隆重举办。为深度解读展览背后的艺术价值与时代精神,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泛发动省内外知名美术评论家和青年评论家参
9月4日-10月12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在山东美术馆隆重举办。为深度解读展览背后的艺术价值与时代精神,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泛发动省内外知名美术评论家和青年评论家参
2025年9月23日,东望志愿者四川成都双流善心服务队一行30人,携手11支群众文艺队伍共150余人,在成都市武侯区科华中路2号举办了一场以“促和美 颂党恩”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
8月18日,《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吴端涛为“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全国美展与新时代中国画创作方位”的专题讲座。这场讲座从“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下简称“全国美展”)的背景和现状入手,集中展示了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融合,物性精神共生,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尤为重要。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展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呈现出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特质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包容性,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次展出彰显了
2025年9月13日,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创造力核心命题的“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在刘海粟美术馆盛大启幕。本届展览以“机·智”为主题——“机”寓意人工智能(AI)的澎湃浪潮,“智”象征人类独有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旨在探索人机共生时代艺术的新可能。
如今,各种美术展览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展厅。说起来,1929年的中国也有一场特殊的美展——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时间长达二十天,参观人数每天达到五六千人,举办地上海几乎万人空巷。这次美展的举办也与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蔡元培。
9月13日,“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展览以人工智能发展为背景,聚焦人机共生语境下的艺术新可能,共收到海内外青年艺术家4060件/组投稿,最终展出作品380余件/组。展品按类型分为“综合”“艺术”“设计”“装置”等板块,涵盖绘画
本栏目依托青年美展平台推出,旨在探索艺术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实用”价值。节目不仅关注艺术的美学与思想层面,更聚焦艺术与生活、商业、科技、社会关系的交织。我们希望通过对话跨界嘉宾,为艺术创作者、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可借鉴的方法论与现实启发,帮助他们在创作、传播和
在2024年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四届“中国美术奖”评选中,洪万里创作的连环画作品《鲁智深》脱颖而出,一举摘得金奖。这一佳绩照亮了传统连环画艺术在当代重焕生机的路径,更为设计学科中国画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份参考范本,其价值与意义亟待我们深入挖掘与